×

那个超懂办公方法论的团队,公开了内部AI办公秘籍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5-05 08:04:22 浏览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衡宇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公众号 QbitAI

  ChatGPT 到 Sora,AI 都热闹一年多了,但眼前狂刷存在感、展示自家 AI 落地姿态的,更更更更更多了。

  比如,最近就频繁地在朋友圈刷到下面这个视频——

  最懂办公方法论的团队,公开了他们内部用 AI 办公的秘密:

  看完一遍发现,好家伙,飞书这一波把 AI 用得还挺深入。

  有点超乎意料,但想想飞书是干啥的?就是整天和咱们这群打工人贴贴的,肯定懂企业和打工人需要啥样的 AI,自己内部先好好用起来,很合理。

  这条广为传播的视频名叫《AI 已经被它们玩成这样了》,所以,飞书内部到底是在怎么玩 AI 啊喂?

  AI 发烧友的 AI 工作日常

  飞书的 AI 能力叫飞书智能伙伴,它是视频里的重要主角是。

  去年秋季,飞书智能伙伴正式对外发布,是一个开放的 AI 服务框架,有知识、有记忆,有主动性,也能深入到业务中。

  它既有开箱即用的能力,如每日工作总结、智能会议总结等;也有基于负责业务需求自行搭建的智能伙伴。

  视频里第一个亮相的 GTM 助手,就是给销售业务场景下使用的“AI 神器”。

  实际体验怎么样呢?来看视频里的具体例子——它成为了去年应届毕业,加入飞书就做出百万业绩的小姐姐的工作利器。

  动动嘴巴,问它:今天可以拜访哪些客户?就能生成每日商机日报。

  而且可以结合客户的业务特点,1 分钟生成千次行业方案,除了文字部分,图片和 logo 都能搞定。

  触类旁通,AI 还能帮飞书用户生成每日工作总结、归纳总结会议纪要等。

  也就是说,今天我可以干什么、今天我该关注些什么、今天我都干了些什么,统统可以交给 AI 来整理。

  手持飞书智能伙伴,小姐姐拿着 AI 生成的方案,用飞书智能伙伴 1V1 演练和客户唇枪舌剑的对话。

  有些问题的犀利程度,易立竞看了都直呼内行。

  视频里还出现了此前没单独亮相过的飞书需求查询助手,这是飞书智能伙伴的一个场景功能,主要服务内部业务流程各个环节,是一个润滑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工作伙伴。

  判断需求的优先级、查看进度和对接人,有了它,这些都不用自己多操一点心。

  最令人心动的还是飞书内部用智能伙伴创建平台搭建了一个 bot,叫飞书战略在手边

  感觉是战略部门和智库行业都很需要的那种,随时可以了解行业进展和目标。

  视频里也表示,不用担心会议走神、未读消息爆棚、表格报告难写、销售打单困难,因为有了飞书智能伙伴:作为一个 AI 发烧友,我已经极大地看到 AI 在解放每一个人的生产力。

  这对企业来说有着底层变革的价值。

  早就已经让一部分功能先 AI 起来

  看完视频就能发现,“AI 正在影响每一个飞书同学”这句话绝对不假,似乎真的有 AI 产品能融入日常的工作流了。

  看得人怪动心的。

  毕竟除了视频里展示的部分,飞书还有其它很多已经 AI 起来的部分功能。

  能共享工作记忆

  也能自动搭建业务系统

  它们的理念是无缝融入办公环境,使 AI 成为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需要频繁切换或操作的 AI 产品。

  工作过程中,它自然而然地就能出现在用户需要它的地方。

  比如在邮箱里,点开一封邮件,它已经在那儿等着你了。

  这种伙伴关系的核心在于智能伙伴能够理解和记忆组织内的动态。飞书与 AI 的融合,不仅仅是带来一个新工具,更像是一个无形的全能同事。

  能够参与到会议中,阅读文档,甚至在用户还未来得及查看的情况下,迅速浏览新文件并记住内容。

  这种能力使得智能伙伴能够提供实时的信息支持,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主动性。它不仅能被动地等待用户的指令,还能主动提醒用户关注重要事项。

  飞书智能伙伴的这种主动性并非依赖于复杂的技术,而是通过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提供正确的信息来实现的。

  不难看出,这种能力预示着未来办公自动化的一个重要趋势,即 AI 将更加精准地服务于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执行命令。

  而且,最近飞书在 AI 方面立大功,不仅仅是在软件内部发挥作用。

  最近提到飞书与 AI 的关联,还有不少人都立马会想起来那个阅读量破 500 万的飞书文档《通往 AGI 之路》——一个免费的 AI 入门科普,在付费课程的争议中,迅速走红火爆。

  打开它的链接你会发现,这甚至都不应该算作一个文档,而是一个可以指引你从入门到精通的 AI 知识库。

  先进 AI 团队,先用飞书

  AI 落地百花齐放,什么才是最佳着陆方式?

  这不像大模型评测,有普天之下皆准的 benchmark。它取决于具体的业务需求、技术成熟度、数据可用性、人才密集度、场景准确率,甚至也取决于企业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和支持。

  说了半天,飞书与 AI 紧密融合后,产品能力到底有多强呢?

  这么说吧,在最前沿的行业——科技行业,最前沿的领域——大模型赛道,一共有 5 家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

  智谱 AI、MiniMax、月之暗面、零一万物、百川智能。

  圈内小声地把它们并称为“大模型五小虎”。

  围绕着这个初步的格局,上下游链条上的展开才刚刚开始,有人围着它们成功启动了卖铁锹卖水的生意。

  据量子位打听来的小道消息,五小虎齐刷刷选择了同一个协作工具平台,就是飞书。

  梳理到这,一切都很明了,飞书与 AI 的关联之深,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深。

  飞书与 AI 联结,产出结果是“飞书 AI 产品+飞书上的 AI 阵地 +AI 公司用上飞书”。

  做 AI 产品,自己能玩出了花;在一众 AI 付费课的舆论和争议中,成为免费的 AI 科普阵地;甚至大模型五小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它。

  飞书这种与 AI 的深度关联,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或许能说明一个问题——

  以前可能是口号:先进团队,先用飞书。

  现如今可能就成总结了:先进团队,确实也都在用飞书。

  毕竟在五小虎之前,站上浪潮之巅的新能源造车明星们,也都是飞书。

  以及量子位几番打听后发现,不只是五小虎在用飞书,GenAI 的其他弄潮儿们,像智源研究院、澜舟科技、深言科技、爱诗科技、西湖心辰等等,也都把日常的工作协作“托付”在飞书身上。

  这些 GenAI 时代的玩家,身份不同,切入点和发展路径不同,甚至团队规模、组织构成也差别很大,但目前异口同声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这也算是观测 GenAI 和大模型时代的另一种维度:

  大模型规模化落地盈利可能还要再拭目以待,供应大模型玩家的技术和产品,已经率先规模化了。

群贤毕至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