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斑马百科的“流量密码”:坚持3D电影级制作标准,专注“专业内容+AI能力”路线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5-02 00:36:03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AI 时代下,数字出版搭上人工智能快车道创新产品频出,“科技+内容”成为行业下一剂转型“良药”。

  2022 年,斑马将 AI 科技与专业数字内容相结合,推出国内第一个少儿 3D 互动百科“斑马百科”,主要聚焦在自然、人文、科技三大领域,通过沉浸式的电影级 3D 动画和专业、系统、科学的知识结构,帮助孩子建立系统化的少儿百科认知体系。

  两年时间,斑马百科凭借高质量 3D 电影级动画内容、专业的知识结构、创新的交互方式以及持续更新的主题内容,迅速抢占了儿童数字内容产品市场份额。

  “目前产品已累计了 30 万付费用户,总体销量约是 170 万。”斑马儿童科教集团副总裁、斑马百科业务负责人郭思祺向网易科技表示,“斑马百科 60 天复购率达到 50%,也就是一半用户会在两个月内选择继续付费购买。”

  (斑马百科已经上线 13 个主题内容)

  AIGC 技术跃迁带来出版范式变革,或将影响着出版业全生命周期的流程再造。

  郭思祺透露,在产品体系构建比较成熟之后,斑马百科后续会将重点放到 AI 能力的建设。“一是,Sora 等新 AI 技术可以使得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升;二是,未来尝试通过大模型能力,探索启发式的互动模式,启发孩子们自主的学习和探索。”

  一、上亿元制作成本打造出中国首个少儿3D互动百科品牌

  斑马百科自推出以来,一直坚持着超高品质的 3D 电影级制作标准,每个主题均超过 30,000 小时研发制作,逾 130,000 帧精美动画 ,通过 3D 建模超高精度还原真实场景 ,模拟难以实现或无法重现的特殊场景和细节,为孩子提供沉浸式感官体验。

  但对于5-12 岁的儿童,画质差异的影响真的很大吗?

  “我们去做视频化内容也好,坚持 3D 的形式也好,出发点都是怎么让孩子更好的观察和了解这个世界。”郭思祺讲,斑马百科坚持做好画质,并不是为了做高品质而做高品质,也不是说要将它作为一个卖点,而是这个时代的孩子从出生以来,接触到的视频内容都是高清的,对于视觉感官的要求天然存在。

  (斑马百科·航空航天主题 3D 画面)

  首先,画质的提升可以使得动画内容更加吸引儿童观看。

  比如,已经灭绝的恐龙和古生代动物,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兰花螳螂在捕虫的时刻,它的足怎么伸出去的?它的口器是什么样子?在郭思祺看来,“如果通过二维的方式,这些细节很难完全模拟真实的情况,而 3D 是比较好的实现形式。”

  其次,优质的科普动画不仅需要有清晰的画质,还需要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具有想象力、美感和美学意识的培养意义。

  郭思祺通过自己从事儿童数字内容产品创新十余年的经验总结——不要轻视孩子的审美。

  “孩子对于美的感官更自然,也更符合直觉,很多时候这种审美能力还要高于成人,我们从不认为孩子的审美低于成人,甚至满足孩子的审美是件很艰难的事情。”他提到。

  为此,斑马百科组建了一支精良的内容制作团队,搭建起两条生产线,包括研究团队、教研团队、专家团队和制作团队(含编剧、导演、分镜、动画、模型、美术、音乐)等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业配置,几乎相当于一个正规的电影制作团队。

  每集上线的科普内容,均提前一年时间开始策划,然后进入大纲、三维动画、二维动画、音乐等等环节,经历上万次细节打磨后成片上线。每个主题的制作成本大概在500万,总投入已经上亿元,相比于市面上其他同类视频化产品,可能是10-20倍的投入。

  郭思祺还向网易科技透露,在投入产出比方面,也曾有过无法收回成本的担心。我们一直做了很强的成本管控,但发现想要制作这个水准的内容,就需要投入这个成本,在经过一、两个主题试水后,我们发现回本周期已经在可控范围内,之后会继续加大相关投入。

  二、上百人专家团把关科普内容专业性

  正确性和严谨性是科普内容产品的一道“生死线”。

  去年 10 月,斑马百科上线首个科技方向主题“生活中的物理”,12 集 3D 互动百科内容,内容包含 200+ 个知识点,系统地对声光热电力磁物理现象进行趣味科普,通过带领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集解读弹力与压力、重力与浮力等物理知识点。

  在“生活中的物理”主题的制作过程中,斑马百科引入了该领域多位物理领域博士及以上专家,他们不仅深度参与包括大纲、剧本、模型、动画等每个环节的制作,还历经了至少2-3 个月时间来斟酌选题、精选并反复论证每个知识点。

  为保证科普内容每个细节的正确性和专业性,斑马百科组建了上百人的专家团队,并仍在扩充。目前,已上线的13个主题,每个主题背后都有专家团进行权威把关、全程参与制作与审校。

  “科普内容需要确保知识严谨性、专业性、准确性是第一位的,所以我们对这部分是最重视的。”郭思祺还提到,对于业界争论比较多的知识点,比如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如果专家意见分歧比较大,也会在片子里严谨的进行说明,以确保不误导孩子。

  近几年,中国出版单位在新技术、新形态方面推出的创新产品,大受海外欢迎。

  2024 年以来,斑马百科相继参加了伦敦书展和博洛尼亚童书展,与来自全球各地的出版业代表进行了技术赋能、版权引进等方面的深度交流和创新,在国际上展现了其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斑马参加 2024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

  多年以来,斑马已经形成了包括斑马 App、斑马百科、小斑斑、斑马玩教具、斑马童书等在内的数字内容体系,这两次海外专业的展会将所有产品线代表性的作品都做了重要展示。

  “可以说,我们的产品在海外获得评价和反馈一致很好,尤其是融合创新产品非常受欢迎。”郭思祺表示。

  三、专注专业内容+AI能力路线

  在被价格战、产能过剩阴云笼罩的数字出版行业,营收、用户双增长的战绩实属不易,这得益于斑马百科押对了“专业内容 +AI 能力”路线。

  斑马百科持续走在数字出版新技术探索的前沿。据介绍,斑马百科每个主题可以实现超 1000 次 AI 实时趣味互动,同时还可以解锁超 30 个 AI 语音图鉴,帮助孩子深入理解和消化吸收每个知识点。不同主题中,还添加了 AI 交互体验亮点,并设置多个 AI 互动趣味练习,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

  随着人工智能的技术跃迁,数字出版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产业规模的增长,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更让数字内容企业看到了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

  在郭思祺看来,Sora 等新技术对于百科产品而言,将在两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成本降低成为可能。此外,原来一些受限于成本做不到的事情,也可能通过文生视频进行实现。比如,一些更宏大的场面,更细致的模型等等,都将极大的丰富内容。

  二是,可能从效率上带来提升。他举例,原来一个模型制作,设计师可能需要耗时一个月,但在生成式 AI 的赋能下,这个时间将被极大缩短。效率的变化还可能会使得创意到终端产品的过程被大大缩减,很多想做动画片或者科普视频的人,有更多可能性去完成这个产品,这也意味着市面上的内容将更多元化。

  面对可预见的市场走向,郭思祺明确表示,在产品体系构建比较成熟之后,斑马百科后续会将重点放到AI能力的建设。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利润空间、增加复购率,斑马百科将进行一系列的产品升级:

  一是,继续丰富产品SKU。斑马百科自今年以来每个月上新一个主题,包含自然、科技、人文等主题。今年预计上线中主题有人文类的欧洲文明,科技类的机械、化学,自然类的微生物等等。11 月份,还会推出文学线,第一个主题将锁定国学经典。

  二是,将推出“mini百科主题包。例如月球、奥运、故宫、敦煌等主题,很难撑起 12 集的体量,但用户对此又很感兴趣,这些内容将单独成片并进行销售,降低用户付费门槛。

  郭思祺讲,“我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斑马百科,对于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认知,看到浩瀚的银河系能够知道世界其实很大,可以打开格局,不纠结在细小的事物上面,我们希望孩子能更早的去认识未知的事物,这样他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再害怕,也不会再畏惧。”

群贤毕至

访客